破阵子为陈同甫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 疾的一首经典作品。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辛弃疾豪放的词风, 还深刻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读和分析。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酒中挑亮油灯观看宝剑, 梦中回到军营, 耳边响起嘹亮的号角声。 把烤肉分给部下享用, 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 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奔, 弓箭如霹雳般震耳离弦。 一心想要完成君王统一天下的大业, 赢得生前和死后的名誉。 可惜现实却是白发丛生, 壮志未酬。
赏析
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词的上片描写了军营生活的壮丽场景, 充满了豪情壮志。 下片则通过对比, 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和个人的无奈。
上片
上片以“醉里挑灯看剑”开篇, 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英雄形象。 辛弃疾在醉酒中仍然不忘查看宝剑, 表现出他对战争和国家的深深牵挂。 接下来的几句, 通过“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等生动的描写, 展现了军营生活的紧张和有序。 特别是“沙场秋点兵”一句, 更是将战场的肃杀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
下片以“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两句, 进一步渲染了战斗的激烈和壮观。 然而, 就在这样的豪情壮志中, 辛弃疾突然发出一声叹息:“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更是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深深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 上饶)期间。 尽管他已经远离战场, 但心中的热血仍未冷却。 通过这首词, 辛弃疾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总结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不仅是一首豪 放的词作, 更是辛弃疾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 通过这首词, 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尽管现实残酷, 但他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 依然激励着无数后来者。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