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秋登宣 城谢眺北楼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是唐代 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怀旧诗, 作于天宝十三载(754), 这年中秋节后, 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
诗歌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天宝十三 载(754)的中秋节后, 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并独自登上了谢朓北楼。 在那个晴朗的秋天傍晚, 诗人面对着谢朓曾经吟赏过的山川, 缅怀起了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 这种渺茫的心情, 反映了李白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 找不到出路, 所以他只得寄情山水, 尚友古人。
诗歌内容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全诗如下:
谁念北 楼上, 临风怀谢公。 江城如画里, 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译文:
谁能够在这北楼上, 面对着萧瑟的秋风怀念起谢朓呢?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 山色渐晚时分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 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 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 深秋时节梧桐已是枯黄衰老之像。
诗歌赏析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是李白典型的“开门见山”的表现 手法, 开头两句便直接表达了诗人独自登楼怀古的心情。 中间四句具体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色, 通过对“江城”、“明镜”、“彩虹”、“人烟”、“橘柚”、“梧桐”等意象的描绘, 展现了一个深秋的轮廓, 深深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 最后两句点明怀念谢朓之题旨, 与首联呼应, 从登临到怀古, 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性格爽朗大方, 喜爱饮酒作诗, 喜好交友。 他的诗作中多以醉时所写的作品为代表,《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 《早发白帝城》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