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鉴定从文物修复开始)


文物病害
经过岁月的洗礼,时间在文物身上留下了许多痕迹(如上图),了解这些病害是进行保护修复的前提。
国家文物局出台了《陶质彩绘文物病害与图示 》以及《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瓷器类文物》分别对陶器类文物和瓷器类文物病害进行规范。接下来就跟随阿卷一起了解陶瓷文物病害的种类和图示吧。
陶制彩绘文物病害与图示

01彩绘层表面微小网状开裂
02彩绘层局部脱离其附着体,但脱离区域的部分边缘仍与其附着体相连
03彩绘层局部脱离其附着体,但脱离区域周边仍与其附着体连接
04部分或全部彩绘层完全脱离其附着体

05颜料色相变化
06陶胎表面局部呈片状脱落但未造成器物结构完整性破坏
07陶胎断裂造成器物结构完整性破坏
08陶胎在高温、外力等作用下发生形体改变

09附着于陶质彩绘文物表面影响器物外貌的泥土
10附着于陶质彩绘文物表面影响器物外貌较坚硬的沉积物
11文物表面析出形成结晶影响器物外貌的可溶盐
12附着于陶质彩绘文物表面的金属锈蚀物、炭迹等影响器物外貌的物质

13彩绘层或陶胎中未穿透其厚度的开裂
14彩绘层或陶胎中穿透其厚度的开裂
15彩绘层或陶胎呈粉状或颗粒状松散
16由于人为或其他外力作用而在陶质彩绘文物表面形成的刻划、文字、图案、符号等痕迹

17植物根茎生长对陶质彩绘文物所造成的破坏
18动物活动遗迹、排泄物等对陶质彩绘文物所造成的破坏
19微生物的滋生或其代谢物对陶质彩绘文物造成的破坏
陶质彩绘文物病害图示使用示例


文物病害图的绘制是文物修复流程中关键的步骤,只有绘制好了病害图,才能在接下来的保护与修复中“对症下药”。
瓷器类文物病害种类

常见的13种瓷器类文物病害你还记得吗?
1.毛边,口、足等边沿因外力作用造成的釉层损伤。
2.惊纹,因外力作用出现的不穿透胎的纹路。
3.冲口,因外力作用出现的长短不等、穿透胎的纹路。
4.裂缝,因外力作用出现的穿透胎的纹路。
5.破碎,因外力作用造成的碎裂,但没有缺失。
6.缺损,因外力作用造成的碎裂,局部缺失。
7.伤釉,釉面因外力作用造成的划痕、剥落、磕釉等损伤。
8.伤彩,彩绘因刮、磨等外力作用而造成的损伤或剥落。
9.侵蚀,土壤环境和水环境等因素对器物造成的损害。
10.附着物,出土、出水器物上粘附的影响器物外观的物质。
11.生物损害,生物的滋生或其代谢物对器物造成的损害。
12.盐析,在文物表面析出形成结晶影响器物外观的结晶盐。
13.其他病害,由于不当修复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害。
本期阿卷就带大家了解这些常见的陶瓷文物病害的种类图示,今后我们还会不断学习总结完善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并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END-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