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知识 > 招生知识

经济学专业考研院校全国排名(经济学类考研院校排名)

摘要今天,延期一个月的2022年上海高考拉开大幕,考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又一道选择题。作为近些年热门专业之一,经济学尽管热度有所下降,但仍有不少人向往。那么,在经济学相关的专业领域内,哪些大

今天,延期一个月的2022年上海高考拉开大幕,考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又一道选择题。作为近些年热门专业之一,经济学尽管热度有所下降,但仍有不少人向往。那么,在经济学相关的专业领域内,哪些大学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呢?

“现在一批注重推进国际化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呈上升趋势,财经大学影响力有所降低。”在7月6日举行的2022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评估发布会上,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课题组总负责人田国强教授表示,中国高校10年来进步很快,11所进入全球前20,最近几年复旦、人大上升特别快,但总体看中国高校经济学家、学校任重道远。国内学术界必须以国际通行的学术话语和范式体系大力抢占国际学术话语权,而国内现有评价体系对经济学学科的世界性贡献重视度不足。

 >

田国强提出,经济学研究力评估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期刊论文发表、研究团队、学术影响、课题研究、书籍出版、政策报告等,但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在国际同行公认的经济学国际综合顶尖和领域顶尖期刊上发文数量,是国际上评定一流经济学研究及其团队最基础、最核心的量化指标,代表了一个大学对经济科学的知识贡献水平。为此,上财高等研究院2017年开始每年定期推出完全靠数据说话的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评估,以当前国际综合顶尖和领域顶尖期刊论文发表篇数为基础,同时考虑期刊权重与作者和单位的数目,为学科评估、学生报考、出国留学及科研机构间人员流动提供参考。

此次发布的《2022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评估报告》显示,以近五年(2017-2021)和近三年(2019-2021)看,无论按哪种方法,拥有全球公认的经济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校一直较稳定,尤其前10名大学,前3名仍然是哈佛、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学。

从两岸暨港澳地区经济学研究力看,中国高校近10年进步很快,2021年按综合权重(期刊权重 作者权重)计算有10余所高校进入世界前200名。从2020年到2021年的单年排名变化看,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排名显著上升,其中不少是近年来发力经济学科国际化建设的高校。

课题组还基于5大综合顶尖期刊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单独排名,前10名中国高校中北大、清华和上海财大稳居前3,处于第一梯队,其他属于第二梯队。田国强表示,中国高校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与世界一流大学经济学研究力的差距依然巨大,任重道远,尤其是与世界领头的哈佛大学比,近五年在5大综合顶尖期刊发文数约6比150(1:25)。

从三年和五年移动平均综合权重排名看,呈上升趋势的是一批注重推行国际化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包括北大、清华、中国人大等,其中中国人大上升显著。同时不少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高校明显下降,如首都经贸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大和上海财大。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俊”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