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三寄宿中学2022级(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吴晓红)
01.
简历无用?
当很多家长还在纠结投简历有没有用的时候,其实很多牛娃家长早就收到学校反馈了。
去年年底,我同事高小适就在群里提醒家长做简历,又是科普简历的作用,又是教家长如何做,甚至还发了简历模板,奈何有些家长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公办学校对口入学,民办学校摇号入学,学校不会因为简历特别优秀,把不对口或者没摇到的娃录取进去,要这简历有何用?

看劝不通,没办法,高小适只好说了一句,到明年就知道了,作罢!

眨眼间就到了升学季,收不收简历大家都知道了,不知道那位坚持简历无用的家长有没有投简历。
简历有没有用大家也都知道了!?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家长不知道简历在小升初的作用吧?
02.
简历的作用之民办学校!
简单来说,民办学校确实需要通过摇号(如果报名人数大于计划招生数),但简历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精准招生。有的民办学校,特别是招生人数较少、成绩不错的准热门民办学校,通过简历提前告劝一些非意向生源家长另找它校。报名人数降低,那么他们青睐的学生,摇中概率自然就大大增加,甚至把报名人数控制在计划招生数之内,从而他们想要的学生报名就可以进。如果招生人数没满,他们有的甚至还可以补录一些牛娃,去年有先例。
这里,小祁有一些建议给家长:
①纯民办学校没有报名门槛,公参民除了只针对区内招生之外也是零门槛。
前段时间,我有听家长给我说,他娃成绩280左右,投了武汉一个民办学校,可学校老师说他这个成绩报不了名,让他找别家去,家长来问我报名是不是有分数要求?
小祁理解学校对生源的把控,但是利用家长对政策的不熟悉,捏造一个不合规的理由“劝退”,我觉得不是好的方式。
②去年有一轮补录,但是是临时通知的,可能是全面摇号第一年临时出的一个举措,今年有没有不一定。此外,不建议家长蹲这一轮补录,而是要在第一轮就稳妥上岸,因为补录的选择权在学校手中。
2、和优质生源建立联系,特别是给予保班、奖学金的承诺,把牛娃提前锁定。
这是一种心理攻势,小升初升学季,家长心里都没底,如果有学校这时候联系家长,先入为主,报名的时候家长会更倾向于报这所学校。
所以,今年民办学校的招生动作都前置了,一方面是报名只能选择一所民办学校,谁先给牛娃家长留下深刻印象,谁就能占优势,另一方面则是民办学校的竞争格局更激烈。
这里小祁要说的是,绝大部分学校的报班承诺都是要等你摇进去后才能生效。还就是,可以多和几个学校建立联系,把主动性和选择权掌握在手里,特别是对口公办不太理想的牛娃家长,你可以只想去一所,但是不能没有退路,而且在比较中,说不定你会对意向学校改变主意,报名之前,主动权在你手里,一旦报名,就要靠运气了。
摸底为了后面的分层教学做准备。因为不一定有分班考试,所以简历就是了解生源情况最好的方式。
目前,一些热门民办学校已经不收简历了,比如钢实和华一寄。另外,没有收到学校回复的家长,另找下家。
本文的重点不是民办学校,而是那些收简历的公办学校。

扫码关注:家长100
后台回复【简历】
获取30套小升初简历模板
03.
简历的作用之公办学校!
从目前的收到的消息来看,收简历的公办学校有晴川、三初、翠微、楚才、华一初、同济,另外有家长说卓刀泉也收了,但是不太确定。
据小祁了解,洪山区华师一附中东原启城学校(洪山实验中学)有一定的自主招生名额,现在开始对区内六年级学生收集简历,简历可以直接送达学校门房。后期会有学校老师和家长取得联系。目前还没公布元调分数要求,家长们可以去试试。
这些学校有一些什么特点?
1、从学校所处的区来看,集中在汉阳(晴川、三初、翠微、楚才)、洪山(华一初、洪山实验中学)、硚口(同济)等三个区。这三个区有一定的教育实力,但没有武昌和江岸那么强。
2、这些公办学校在区内都是比较优质的。
那从这两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
1、收简历就代表学校有一定自主招生名额,这些名额是由当地主管部门批准的。
所以,如果你家不是对口这些公办初中,也可以带着简历去放心大胆地投递,只要符合学校的标准,就能上。一切手续基本由学校办好,家长只需配合即可;此外,这种不算是择校。另外,这些学校基本都是只收区内的学生简历,也有个别跨区收简历,这种一般需要家长解决跨区转学籍的问题。
2、学校的选择很能说明问题:主管部门有心扶持!
二桥、晴川、同济、华一初不用说,在区内都是拔尖的,甚至在全市的公办学校里面都排得上位置。三初、华师一附中东原启城学校(洪山实验中学)也在此列,洪山实验中学是个新学校暂且不谈,有家长觉得三初何德何能!
它能!
其实这两年的成绩来看,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成绩,三初明显可见起来了。现在的三初是原来的钟家村中学改过来的,2019年,为了恢复原有的公办初中品牌“武汉第三初级中学”,第三寄宿整体接管了钟家村中学,并将钟家村中学正式更名为“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设24个班额。
很大原因是三寄宿的扶持:新三初的管理班子与三寄宿互通,三寄宿老师占比51%,数学教研组长,语文、英语、历史的备课组长等均在列,20人左右都是三寄宿来的。比如陈昊是原三寄宿教科室主任和理化组教研组长,曾在三寄宿任教20年,常年担任A班教学。再比如范文胜是原三寄宿德育校长,张思寒曾在三寄宿任教5年、石丹凤、余静……三寄宿想把三初办好的决心可见一斑。
从2021届初一的情况来看,三初的高分段人数已经有了一批,比如去年新初一的期中考试,汉阳440分以上的5人,三初一个,三寄宿和二桥各两个,但是在400以上的占比就落了下风,只有7.76%,上面是翠微。

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钱学森班”,2019年6个班其中2个钱学森班、2020年7个班其中三个钱学森班……2022年将迎来三初真正首批毕业生,也是检验初步成色的时候!
3、这些学校要承担一些复合作用。
给你资源是要你承担责任的,对于这些学校来说,一是承担着挽留区内优质生源的功能。无论是洪山还是汉阳、硚口,以往区内的顶尖牛娃能选的不多,硚口和汉阳尚且有公参民能够承接一批优质生源,但这些学校的招生名额有限,其余的生源流失严重,初中优质生源留存不下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区的高考成绩。二是,满足家长对优质生源的需要。
''
这些收简历的公办学校对家长意味着什么?
在公参民转公、民办全面摇号的当下,其实家长可以把目光往家门口的公办学校上看看。
特别是成绩还可以,但没有好到热门初中能递橄榄枝,而且对口公办又不太出色的娃。
其实这种通过主管部门的扶持,随后起篓子一跃成名校的例子不是没有,比如南湖中学,武汉本地家长可能有印象,十多年前,那时南湖中学还叫南湖学校,后来南湖二小还是它们的小学部,这个时候的南湖学校还是一所在校学生人数不过187人的菜校。就是因为这种生源扶持(缓解南湖片区没有好学校,南北不均衡),加上师生努力,短短数年就起来,势如破竹,即便后面的扶持少了,但现在的南湖中学早已经成了武汉公办翘楚。
最后,随着对口划片的范围公布,小升初进程过半,需要投简历的家长,抓紧时间。
来源丨陪你一起小升初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