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促织原文及翻译

摘要促织原文及翻译《促织》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成名由于无法缴纳朝廷规定的促织(蟋蟀)税,而陷入贫困甚至绝望境地的故事。下面是该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

促织原 文及翻译

《促织》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 龄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成名由于无法缴纳朝廷规定的促织(蟋蟀) 税, 而陷入贫困甚至绝望境地的故事。 下面是该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以一头进, 试使斗而才, 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昂其直, 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 假此科敛丁口, 每责一头, 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 操童子业, 久不售。 为人迂讷,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 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 成不敢敛户口, 而又无所赔偿, 忧闷欲死。 妻曰: “死何裨益? 不如自行搜觅, 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 提竹筒丝笼, 于败堵丛草处, 探石发穴, 靡计不施, 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 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 旬余, 杖至百, 两股间脓血流离, 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 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 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 填塞门户。 入其舍, 则密室垂帘, 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 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 唇吻翕辟, 不知何词。 各各悚立以听。 少间, 帘内掷一纸出, 即道人意中事, 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 焚拜如前人。 食顷, 帘动, 片纸抛落。 拾视之, 非字而画: 中绘殿阁, 类兰若;后小山下, 怪石乱卧, 针针丛棘, 青麻头伏焉;旁一蟆, 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 隐中胸怀。 折藏之, 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细瞻景状, 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 执图诣寺后, 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 见蹲石鳞鳞, 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 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 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 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 急逐趁之, 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 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 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 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 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 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 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 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翻译

明朝宣德年间, 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 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 想巴结上司, 把一只蟋蟀献上去, 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 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 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 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 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 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 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 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 每摊派一只蟋蟀, 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 是个念书人, 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 不善说话, 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 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 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 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 但又没有抵偿的钱, 忧愁苦闷, 想要寻死。 他妻子说: “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 也许还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捉到一只。 ”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 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 在破墙脚下。 荒草丛里,挖石头, 掏大洞, 各种办法都用尽了, 最终没有成功。 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 款式上不符合。 县官定了限期, 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 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 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这时, 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 (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 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 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 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 帘外摆着香案。 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两次。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 嘴唇一张一合, 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 一会儿, 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 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 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 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 一片纸抛落下来了。 拾起一看, 并不是字, 而是一幅画, 当中绘着殿阁, 就像寺院一样; (殿阁)后面的山脚下, 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 长着一丛丛荆棘, 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蛤蟆, 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看了一阵, 不懂什么意思。 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 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 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蒲松龄的《促织》通过上述的故事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对于百姓压迫的残酷现实,并且还表达了对于底层人民生 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楠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