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概述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 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广泛认为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不仅因其文学价值而闻名,还因为李白对其的极高评价而备受推崇。 以下是关于崔颢《黄鹤楼》的一些详细信息:
诗歌原文
《黄鹤楼》的全文如下:
昔人已乘白云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歌翻译
以下是《黄鹤楼》的翻译版本:
过去的仙人已经骑着黄鹤飞走了,
这里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荡。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黄昏时刻, 我的故乡在哪里?
望着烟雾弥漫的江面, 不禁让人愁绪满怀。
诗歌赏析
《黄鹤楼》被认为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中通过描绘黄鹤楼及其周边的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歌前四句通过叙述和议论, 引出黄鹤楼的历史与传说, 以及诗人对其变迁的感慨;后四句则转入对眼前实景的描写, 通过晴川、汉阳树、鹦鹉洲等景物, 展现了黄鹤楼周围的美丽风光, 并以日暮时分的烟波江面和诗人的乡愁作为结尾, 将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 全诗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历史评价
《黄鹤楼》在历史上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据传,李白在登临黄鹤楼时看到了崔颢的这首诗,感叹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句话表明李白对崔颢此诗的钦佩之情。 此外, 《沧浪诗话》也将崔颢的《黄鹤楼》视为唐代七言律诗的第一之作。
诗人简介
崔颢(约公元704—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激昂豪放、气势宏伟。除了《黄鹤楼》之外, 他还创作了许多其他诗歌作品。崔颢的一生宦海浮沉, 最终只做到了太仆寺丞和司勋员外郎等小官职。
以上就是关于崔颢《黄鹤楼》的一些详细信息。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崔颢卓越的文学才华, 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楠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