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记杜甫
杜甫《 登岳阳楼记》概述
《登岳阳楼记》是唐代 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杜甫晚年, 他在漂泊途中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 面对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诗人发出了由衷的礼赞, 并由此引发了对自身命运和国家多难的感慨。
诗歌原文
《登岳阳楼记》的全文如下: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歌赏析
景物描绘
诗歌的首联“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向往已久,以及终于登楼观赏名湖美景的喜悦心情。 颔联“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则是对洞庭湖浩瀚无边景象的生动描绘,诗人用“坼”和“浮”两个动词, 形象地展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仿佛将吴楚两地分割, 天地日月都在湖面上浮动。
心境抒发
颈联“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表达了诗人晚年孤独漂泊的生活状态, 亲朋好友音信全无, 自己年老多病, 只能依靠一叶孤舟生活。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则透露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他倚着栏杆远望北方边关战事,不禁泪流满面, 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风特点
《登岳阳楼记》这首诗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 却不压抑。 它体现了杜甫诗歌中关心民生疾苦的独特风格。 诗人的身世与国家的苦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既深刻又感人。
结论
《登岳阳楼记》不仅是杜甫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词, 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 杜甫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作为“诗圣”的博大胸怀和深沉情感。 这首诗篇幅虽短, 气魄雄大, 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俊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