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满江红小住京华

摘要满江红·小住京华《满江红·小住京华》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作品,而非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该词作于1903年,反映了秋瑾在京城小住期间的个人感受以及她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

满江红 ·小住京华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近代 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作品, 而非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该词作于1903年,反映了秋瑾在京城小住期间的个人感受以及她对于革命事 业的坚定信念。 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 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真切感人。

作品背景

秋瑾(1875-1907), 原名秋闺瑾, 字璇卿, 号旦吾, 乳名玉姑, 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 自称“鉴湖女侠”, 笔名秋千, 曾用笔名白萍。 她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著名活动家, 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1903年中秋节, 秋瑾创作了这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表达了她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深刻思考。

词作内容

上片 描述了秋瑾在京都短暂居住时的环境和心情。她使用了“为篱下, 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等描写手法, 描绘出一个明净美丽的秋日景象。同时,她也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暗示自己像汉代破楚的勇士一样,突 破了家庭的束缚,实现了自我解放的愿望。

下片 则更加直接地展示了秋瑾的豪迈情怀和坚强性格。 她提到“英雄末路当磨折”,表达了自己在寻求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秋瑾感叹,在茫茫人世间,何处能找到真正理解和共鸣的心灵?她的这种担忧和忧虑, 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作品影响

《满江红·小住京华》不仅展现了秋瑾个人的情感世界, 更体现了她作为一位女性革命家的勇气和决心。 这首词后来成为了秋瑾的代表作之一, 激励着无数人为民族复兴和妇女解放而奋斗。 秋瑾本人也在不久之后的1907年英勇就义, 她的事迹和精神一直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综上所述,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秋瑾在1903年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她对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追求。这首词反映了 秋瑾作为一位女性革命家的豪迈情怀和坚定信念,成为她个人和革命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俊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