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墨竹图题诗译文

摘要墨竹图题诗译文《墨竹图题诗》是清代书画家郑燮(郑板桥)所作,该诗为题画诗,通过描绘墨竹,寄托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以及自己作为州县官吏的责任感和清官心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译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

墨竹图 题诗译文

《墨竹图题诗》是清代书画家郑 燮(郑板桥)所作, 该诗为题画诗, 通过描绘墨竹, 寄托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以及自己作为州县官吏的责任感和清官心态。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赏析

郑燮在这首诗中通过“衙斋卧听萧萧竹”这一画面, 描绘了自己在衙门中静室休息时, 听到风吹竹叶的声音, 这种声音让他联想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 这里的“萧萧”不仅描绘了竹枝叶摇动的声音, 更增添了悲凉凄寒之感, 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些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百姓的呜咽之声。

接下来,“疑是民间疾苦声 ”, 则是郑燮对这种声音的联想, 他将风吹竹叶的声音比作是百姓的疾苦之声, 表现了他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 这种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老百姓的疾苦, 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最后两句“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则是郑燮对自己和所有州县官吏的自我定位。 他认为他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官吏, 但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感情。 这里的“一枝一叶总关情”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 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 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不仅是郑燮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 同情的表达, 也是他作为一名清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他通过这首诗向世人宣告, 即使是微小的官员, 也有责任关心百姓的生活, 他们的每一个细微举动都与百姓的命运息息相关。 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熙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