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木兰花慢 ·彭城怀古》是元代词人萨都剌的一首怀古词 。 这首词通过对徐州(古称彭城)地理形势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项羽的追忆, 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和英雄末路的感慨。 词的上片主要写项羽的失败和追忆他的历史事迹, 下片则写词人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 将对历史的感慨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词的开头写道:“古徐州形胜, 消磨尽, 几英雄。”这几句点出了徐州的地理形势和历史积淀, 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们的命运。 萨都剌用“消磨尽”来形容历史的无情和变迁, 给人一种沧桑感。 接下来, 词人用“想铁甲重瞳, 乌骓汗血, 玉帐连空”几句, 刻画了项羽的英雄形象和他的失败过程。 项羽虽然英勇无比, 但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楚歌八千兵散, 料梦魂, 应不到江东。”这几句描写了项羽在垓下被围, 八千江东子弟兵四散逃亡的场景。 词人推测, 项羽的魂魄或许也无法回到江东, 这进一步突显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紧接着,“空有黄河如带, 乱山回合云龙”两句, 通过描写黄河和云龙山的景象, 衬托出项羽的无奈和悲哀。
下片开始, 词人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历史和人生。 他写道:“汉家陵阙起秋风, 禾黍满关中。”这两句通过描写汉家皇陵的荒凉景象, 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随后, 词人提到了戏马台、画眉人和燕子楼等典故, 进一步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氛围。
最后, 词人发出感慨:“人生百年如寄, 且开怀, 一饮尽千钟。”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尽管历史变迁不可抗拒, 但仍然可以开怀畅饮, 享受当下的生活。 结尾处,“回首荒城斜日, 倚栏目送飞鸿”两句, 通过描写黄昏时分的景象, 寄托了词人的无限感慨。
总的来说,《木兰花慢·彭城怀古》通过对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描写, 表达了词人对英雄末路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词人借助项羽的故事, 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这首词情真意切, 悲壮苍凉,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原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