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刘郎今又来
“前度 刘郎今又来”的含义和来源
1. 出 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
2. 诗意 这句诗的意思是, 曾经在此赏花的刘郎今日又来。 这里的“刘郎”指的是诗人自己, 表达了诗人重游玄都观时的感慨和对过去事件的回顾。 诗中的“种桃道士”暗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权贵们, 而“前度刘郎今又来”则是诗人对这些政敌的轻蔑嘲笑, 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 以及他将继续战斗的决心。
3. 创作背景 《再游玄都观》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 是刘禹锡在被贬出京十四年后重被召回长安时所作。 当时, 当初打击他的权相武元衡已经去世了十四年。 这首诗可以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 通过重提旧事, 诗人对武元衡等显然是一种嘲笑和鞭挞。
刘禹锡和《再游玄都观》
1.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 2年~842年), 字梦得, 籍贯河南洛阳, 生于河南郑州荥阳, 自述“家本荥上, 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 他是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 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2. 诗歌创作 《再游玄都观》是一首七言绝句, 通过对玄都观由盛转衰的描写, 反映了诗人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政治变迁的紧密关系。 诗人在元和十年因赋玄都观诗开罪于权相武元衡, 被远窜岭南。 十四年后, 当他再次回到长安时, 武元衡已经去世了十四年。 这首诗用比拟的方法, 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讽刺, 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总的来说,“前度刘郎今又来”这句诗不仅是刘禹锡个人情感的抒发, 也是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态度和宣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