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清平乐年年雪里

摘要《清平乐·年年雪里》概述《清平乐·年年雪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作,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凄凉境遇的感叹。这首词通过描述词人不同时期赏梅的情景,展现了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和晚年的沦落,从而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哀乐。词

《清平 乐·年年雪里》概述

《清平乐·年年雪里 》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作, 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凄凉境遇的感叹。 这首词通过描述词人不同时期赏梅的情景, 展现了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和晚年的沦落, 从而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哀乐。

词作背景

李清照(1 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号易安居士, 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的词作,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

词作内容

《清平乐·年年雪里》全词如下: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小时候每年下雪, 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 后来虽然梅枝在手, 却无好心情去赏玩, 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 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 我却漂泊天涯, 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词作赏析

早年赏梅

开头两句“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描绘了词人早年与丈夫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 踏雪寻梅、折梅插鬓的场景充满了快乐与幸福。 这里的“醉”字, 不仅是酒醉, 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

中年悲戚

“挼尽 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这两句描述了词人中年后的心情。 丧偶之后, 词人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 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更挼残芯, 更捻余香, 更得些时”、“夜阑犹剪烛花弄”等。 花还是昔日的花, 然而花相似, 人不同, 物是人非, 怎能不使人伤心落泪呢?

晚年沦落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写的是词人晚年漂泊天涯、远离故土的生活。 年华飞逝, 两鬓斑白, 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 晚来风急, 恐怕落梅已尽, 想赏梅也看不成了。 早年青春佳偶, 人与梅花相映。 中年迭经丧乱, 心与梅花共碎。 词人南渡后, 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 沦落漂零。

词作情感

整首词情感真挚, 通过对比早年与晚年的不同生活状态, 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命运的无奈叹息。 词中的梅花不仅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也暗喻了国家的遭难。 在晚来风急的情况下, 梅花难以盛开, 暗指国家的困境和词人的个人不幸。

结论

综上所述,《清平乐·年年雪里》是一首 充满深情的词作, 它不仅描绘了词人不同时期的生活情景, 更深刻地反映了她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词中的每一个字句都透露出词人的独特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