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招生学校列表)
随着今年的强基计划逐渐启动,阳光高考网也更新了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名单:

从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在今年开启强基招生,强基院校已由原先的36所增长到39所!
强基招生新增院校
✓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理工类公办“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
软科综合:36名
校友会综合:29名
武书连:44名
US:726名
泰晤士51-75名
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

入选了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的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哲学等方面学科实力较强,预计今年东北大学强基招生专业有可能从这些专业中产生:物理学(或应用物理学)、化学(或应用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或生物学)、工程力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简称“湖大”,综合类公办“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
软科综合:32名
校友会综合:31名
武书连:25名
QS:571-580名
US:252名
泰晤士:16-22名
坐落于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湖南大学的化学专业实力强劲,并入选了双一流,预计今年强基招生或许会有化学或应用化学专业,此外物理学(或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生物学、历史、汉语言文学也有可能入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农林类“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
软科综合:76名
校友会综合:54名
武书连:40名
US:689名
泰晤士:51-75名
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

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此次强基计划中入选农学和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可能性最大,生物学、生态学、及部分强势农学专业,或许将在今年开启强基招生。
三所院校首次强基招生,预计招生规模也不会很大,预计每个专业招生30人左右,具体招生计划还需在招生简章或报名系统中查看。
强基招生基础答疑
✓
强基计划是什么?
强基计划是自2020年推出的一种特殊类型招生手段,从为国选才、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从本硕博衔接培养的全链条制度设计出发,开启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篇章。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2022和2021年均为36所双一流院校招生,专业集中在基础学科,被强基计划录取考生不再参与统招,2022年截至目前增加至39所强基招生院校。
✓
强基计划报考流程是什么?
以下是2021年强基计划报考流程及时间,可供参考。

✓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
强基计划和高考冲突吗?
没有冲突。强基计划是依托于高考进行的高校选拔方式,强基计划以考生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考生的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不低于85%。时间安排上通常是3-4月发布简章、报名,6月参加高考,高考后参加校考。校考结束后会在提前批之前录取强基计划考生,如果没有通过强基计划选拔,也可以正常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没有任何影响。
✓
强基计划录取依据标是什么?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将来如何培养?
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是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来源 | 网络 小格同学编辑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转载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