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发布者:何夕•
2024-07-13 18:00
摘要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一组反映他归隐生活和心境的诗作。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自幼经历诸多不幸,家庭衰微。他虽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也曾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步入仕途,任江州祭酒等职。然而,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备
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是一组反映他归隐生活和心境的诗作 。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自幼经历诸多不幸, 家庭衰微。 他虽少有“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的大志, 也曾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步入仕途, 任江州祭酒等职。 然而,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 他出身庶族, 备受轻视。 加之官场黑暗, 让他深感失望与厌倦。
在《归园田居》中, 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 认为自己误入仕途如同陷入尘网, 被束缚和压抑。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则形象地比喻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 回归自然田园的迫切心情。
归田之初, 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展现出一幅朴素而美好的田园景象。 他爱菊, 宅边遍植菊花, 性嗜酒, 饮必醉, 朋友来访, 无论贵贱, 必与同饮。 但生活也并非总是顺遂, 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 寒夜列被眠”。
陶渊明的归隐并非一时冲动, 而是经过了多年仕宦生活的尝试、失望与绝望后的坚定抉择。 他最终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以《归园田居》表明了自己的心志。 这组诗不仅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 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自然、对自由的向往, 以及他坚守内心、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