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过松源 晨炊漆公店概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组诗共有六首,其中第五首最为人们所熟知, 并选入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是议论,后半部分是描摹,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 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 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寄寓着一个具有简单意义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 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 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诗歌原文
以下是《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全文:
(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 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 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 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 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
作品鉴赏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 表现力强, 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 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 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 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 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 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 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 又像是提醒别人, 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 “赚得行人空喜欢”, “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 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 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本来, 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 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 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 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 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 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 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 字廷秀, 号诚斋。 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南宋大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 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 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 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 广东提点刑狱, 吏部员外郎等。 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 改知赣州, 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 在中国文学史上,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 他作诗20000多首, 只有少数传下来。
结论
综上所述,《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歌,它通过描绘山区行路的感受, 告诫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时刻准备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诗中的“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远, 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 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不能放松警惕, 因为新的挑战总会接踵而至。 这首诗因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力而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同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