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
发布者:马阳•
2024-07-09 09:40
摘要清平乐·春归何处《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反映了作者对春天消逝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词作背景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十二月,黄庭坚被贬至崇宁,直到次年二月才过洞庭湖,五、六月
清平乐 ·春归何处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 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 该词反映了作者对春天消逝的沉痛和惋惜, 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词作背景
公元11 03年(崇宁二年)十二月, 黄庭坚被贬至崇宁, 直到次年二月才过洞庭湖, 五、六月间才抵达广西宜州贬所。 本首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 即公元1105年(崇宁四年)。 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词作内容
《清平乐·春归何处》全词如下 :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要点
主题思想
这首词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 惜春词, 词人以凄婉的笔法, 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 体现出其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艺术手法
- 拟人化: 词人以疑问句对春的归去提出责疑,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连个踪影也没有,“归”字、“无行路”, 就把春天拟人化了。
- 象征: 黄鹂和蔷薇这两个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惜春的惆怅。
词句解读
-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春天回到了哪里? 找不到它的脚印, 四处一片沉寂。
-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 要想知道, 只有问一问黄鹂。
-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 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 它已经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作者生平
黄庭坚(1045.8.9-110 5.5.24),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 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 世称“苏黄”。
结语
《清平乐·春归何处》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 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 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 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词人的笔法委婉曲折, 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阳”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