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知识 > 招生知识

从军行王昌龄其三

摘要从军行王昌龄其三《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诗,共有七首,每首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军队的生活和戍边的艰苦。其中,《从军行其三》是这组诗中的第三首,它通过描绘边塞战场的荒凉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悲壮,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深刻同情和对

从军行 王昌龄其三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创作的一组诗, 共有七首,每首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军队的生活和戍边的艰苦。 其中, 《从军行其三》是这组诗中的第三首, 它通过描绘边塞战场的荒凉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悲壮,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深刻同情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1]()]。

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 关城榆叶早疏黄, 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 莫教兵士哭龙荒。

翻译: 边城的榆树叶子早已稀疏飘落, 颜色发黄了,
傍晚的时分, 一场战斗刚刚结束,
环视战场, 只见暮云低合, 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 奏请班师, 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赏析

《从军行其三》通过对边塞战场的描写, 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艰苦生活。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 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暗示了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 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 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全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 “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 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 最后两句感情真挚, 造句沉痛, 更增悲怆之气。 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 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 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 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许多描绘边疆生活的七绝,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歌语言凝练, 意境深远, 尤其擅长以小见大, 通过简短的诗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 《出塞》一诗更是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总结

综上所述,《从军行王昌龄其三》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和深刻思考的边塞诗。它不仅展示了士 兵们在艰苦环境中保家卫国的精神面貌, 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和对士兵们的深切同情。通过这首诗, 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边疆生活的艰苦卓绝和士兵们的英勇豪迈。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楠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