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
发布者:丁楠远•
2024-06-15 03:00
摘要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著名的唐代七言律诗,以其吊古怀乡的主题和优美的意境而闻名。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的景色,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黄鹤楼》的原文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
崔颢的《黄 鹤楼》是一首著名的唐代七言律诗, 以其吊古怀乡的主题和优美的意境而闻名。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的景色, 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黄鹤楼》的原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 崔颢运用了黄鹤楼的传说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首句“昔人已乘黄鹤去”, 引用了古代仙人乘坐黄鹤升天的传说, 为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黄鹤一去不复返”, 表达了黄鹤离去后再也没有回来, 象征着离别和时间的流逝。
“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则描绘了白云历经千年依然飘渺, 给人一种世事沧桑、人生苦短的感慨。 在这样的背景下, 诗人看到了晴朗江面上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 鹦鹉洲上的芳草生长茂盛, 这些美好的景物更加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然而, 当夕阳西下, 暮色降临, 诗人的目光投向了远方, 却不知道家乡在何方, 这引发了他内心的愁绪。 整首诗情景交融, 将个人的情感与周围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黄鹤楼》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 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据说李白在看到这首诗后, 被其深深打动, 甚至表示“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可见对其推崇之至。 这首诗也因此被誉为唐代七言律诗的典范之一, 一直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和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楠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